劳务派遣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劳动合同保障
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两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劳动合同备案: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并进行劳动合同备案,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劳动报酬保障
同工同酬: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如果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经济补偿:在以下情形下,劳务派遣单位应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提出并与被派遣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被派遣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被派遣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社会保险保障
缴纳社会保险: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在用工单位所在地为被派遣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如果劳务派遣单位未在劳动合同用工所在地设立分支机构,由用工单位代劳务派遣单位为被派遣劳动者办理参保手续,缴纳社会保险费。
工伤认定与职业病诊断: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的,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法申请工伤认定,用工单位应当协助工伤认定的调查核实工作。被派遣劳动者在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工单位应当负责处理职业病诊断、鉴定事宜,并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
劳动条件与培训保障
劳动条件与保护:用工单位应当为被派遣劳动者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不得歧视被派遣劳动者。用工单位应当为被派遣劳动者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
培训与发展: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提升其职业竞争力。企业可为派遣员工提供技能培训,增强员工归属感。
工会权益保障
工会参与: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参加劳务派遣单位的工会。在劳动者被派遣期间,其会籍转由用工单位工会代管,享有与用工单位工会成员同等的权利。劳务派遣单位没有工会的,则劳动者在被派遣期间,劳动者参加用工单位的工会,其工会签订的集体劳动合同中有关劳动条件的标准都应适用于被派遣劳动者。
争议解决保障
协助处理纠纷: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协助处理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纠纷,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法律责任:用工单位违反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其他保障
平等就业权:不得因性别、年龄、民族等因素歧视劳务派遣员工。
休息休假权:包括法定节假日、年假、病假等。
知情权:派遣员工有权了解用工单位的基本情况、岗位职责及薪酬待遇。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保障措施,劳务派遣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得到了较为全面的保护。企业和劳务派遣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 上一篇:劳务外包和劳务派遣有什么区别?
- 下一篇:临时工的合同期限一般是多久?
请立即拨打我们项目经理电话: 185-1057-2888,我们会详细为您出具人力资源相关方案。联系我们